正題名 | 雍熙樂府 |
---|
拼音題名 | Yong xi le fu |
---|
作者姓名 | 郭勛 |
---|
四部類目 | 集部-詞曲類-曲之屬-散曲-總集 |
---|
序跋 | 「抄補雍熙樂府題辭 清許友緒」 |
---|
收藏印記 | 「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真州吳氏/有福讀/書堂藏書」朱文方印 |
---|
版本 | 明嘉靖十年(1531)刊本配補鈔本 |
---|
卷數 | 二十卷 |
---|
裝訂 | 線裝 |
---|
版本行款 | 10行, 行21字. 單欄. 版心白口, 三黑魚尾, 下方記刻工 |
---|
刻工 | 刻工名「上、二、人、士、四、兒、天、三、來、王、日、手、丁、見、五、六、卓、主、壬、心、央、米、下、安、宏、保、一等」. |
---|
題跋釋文 | 雍熙樂府二十卷二十四冊 明郭勛編 明嘉靖丙寅(四十五年)刊本配補鈔本
清許友緒手書題記 (15012)
抄補雍熙樂府題辭。余向不喜看詞曲,實以畏解故。乙酉兵燹後,凡城市村
落,競延名優演唱,余偶逐隊往觀,見夫聲之律、身之度,妙絕動人,因戲謂倉
頡作字時,鬼為夜哭,已識天下文字,先壞于宋儒名理,若早知元人製曲,則鬼
亦當破涕為笑,故元曲者,真不朽之文章也。晚山周師與顧彥容、施子野兩先
生,夙抱詞癖,嘔心于此者垂四三十年,每談及,輒娓娓無倦色。姻友秦子拜
言、張子魯青皆有深嗜,與余每聽周先生言,未嘗不色為飛,而口流涎也,耽戀
之懷,不知從何起止。步市上,得雍熙樂府,蓋不完本也,亟市之歸,韋大元韋
適獲全部,幸余婦弟舞臣、家仲如之,讀書鄉曲,借其手書之,計四百紙,凡五
閱月而竟。此書近歸拜言,魯青復得不全本,吾松詞家蔚起,藏此者,余三人外
不多見,亦僅事也。韋大復出太平樂府傳寫,余更得元人百種,貧兒暴富,差足
自豪。余雖根鈍,不能出所製新聲,播旗亭人口,然懸壺之暇,飽{T00034}細嚼,八識
田中,下此種子,將使顧曲周郎不得專美于前,余之樂事,尚有他可易哉!辛卯
又二月,許友緒召〔或石〕子識。
|
---|
出版年(中曆) | 明嘉靖10年 |
---|
出版年(西曆) | 1566 |
---|
共同創作者姓名 | 許友緒 |
---|
數量 | 24冊 |
---|
高廣 | (匡20.1 x 13.5公分) |
---|
書號 | 15012 |
---|
索書號 | 407.212 15012 |
---|
登錄號 | 15012 |
---|
來源 | 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 |
---|
現藏者 | 國家圖書館 |
---|
現藏者國家 | 中華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