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書目封面

觀海書院出案底簿
到館調閱古籍 申請數位授權

詳目顯示

詳目顯示
正題名觀海書院出案底簿
拼音題名Guan hai shu yuan chu an de bu
作者姓名潘德輿
四部類目史部-傳記類-總傳之屬-專錄
序跋者羅振常
收藏印記「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羅振常/讀書記」朱文長方印、「四/農」朱文方印
版本清道光十七年(1837)著者手稿本
卷數一卷
裝訂線裝
版本行款6行, 行約19字
題跋釋文 觀海書院出案底簿一卷一冊 清潘德輿編 清道光十七年著者手稿本 近人羅振 常手書題記 (02991) 山陽潘四農先生德輿,道光某科鄉舉第一人(據丁傳,為道光八年戊子 科),與同邑丁柘唐宴、魯通甫一同齊名,姚石甫、張亨甫、毛生甫皆論詩契友 也,嘗指摘亨甫所作,亨甫極傾倒之。所著有養一齋詩文集廿五卷、詩話十卷、 李杜詩話三卷、詞三卷,嘗主講阜寧之觀海書院,此為其手書課文出案之簿冊。 書院本為學中生童肄業之所,所謂內課生童,皆肄業院中者,外課則僅與課而不 居院,要皆實有其人也。其後規制漸弛,至光緒中已無人居院,每開課則赴學領 卷,居家作文,次日又赴學繳卷,一人往往作數卷,其名多偽,意在得獎,非勤 業也,獎金則增加,冠軍往往有數千,最末亦得四五百,一二百者無之矣,特月 只一行,而不再試,于是書院乃為學中庇寒之所。窮秀才為人家塾師,日得三 餐,年脩不過二十千,益以附學者二三人,又可得十千,其餘即恃書院課獎,一 家數口勉得溫飽。及其末流,閱卷者受親友請托,不復論文,其並不貧寒者,亦 起而與寒士爭,遂並庇寒之意而亦失之,後與科舉同廢。今觀此冊,規制尚嚴, 衡文應課者,均循規矩,未至名存實亡,猶可見書院制度之一斑也。余生也晚, 猶及見其末流,因閱四農之書而並識之。上虞羅振常。 頤志齋文集中,有潘君傳,邑志中亦有傳。
出版年(中曆)清道光17年
出版年(西曆)1837
數量1冊
高廣(全幅24.1 x 14公分)
書號02991
索書號205.17 02991
登錄號02991
來源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
現藏者國家圖書館
現藏者國家中華民國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