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書目封面

古文尚書
到館調閱古籍 申請數位授權

詳目顯示

詳目顯示
正題名古文尚書
拼音題名Gu wen shang shu
作者姓名孔安國
四部類目經部-書類-傳說之屬
收藏印記 「星吾海/外訪得/秘笈」朱文長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
版本影鈔日本藏古寫本
卷數十三卷
裝訂線裝
版本行款9行, 行20字, 夾註雙行字數同, 中縫白口, 無魚尾, 中簡記書名卷第, 下方則記該卷之葉次
題跋釋文 書類 古文尚書十三卷四冊 舊題漢孔安國傳 影寫日本古抄本 清楊守敬手校並題識 (00156) 舊鈔本古文尚書十三卷,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裝為四冊,每冊首有智福 山法輪寺印,冊尾有有以荷包印,界欄上節錄孔疏(此本未摹),篇中古字俗字 甚多,與山井鼎攷文所載古本合,而與薛季宣古文訓又多異。按:釋文序錄云, 尚書之字本為隸古,既是隸寫古文,則不全為古字,今宋齊舊本及徐李等音,所 有古字蓋亦無幾,穿鑿之徒,務欲立異,依傍字部,改變經文,疑惑後生,不可 寫用,蓋指此等書也。陸氏之說,其果與否,尚待詳考,然因此可知此為唐初舊 籍(如「允釐百工」注「釐,理」;又「則能信理百官」,皆以「治」作,避唐 高宗諱,其為唐人之遺無疑)。其中為長興以下板本所奪誤者,藉以訂正不少, 如山井鼎、物觀等所校出者是也。然亦有板本不誤,而攷文所稱反誤者,今以此 本覆校之,有應有不應,迺知山井鼎、物觀所見之二本,偶有傳錄之差,非古本 盡如是也,如舜典「詩言志」注「謂詩言志以導之」,攷文云古本無「謂」字, 此本則有「謂」字;「陟方乃死」注「三十徵庸」,攷文云古本「庸」作「 用」,此本仍作「庸」;「凡壽一百一十二歲也」,攷文云古本「歲」作「 載」,此本仍作歲;咎繇謨「降水儆予」注「水性流下」,攷文云古本「性 作,「惟」,此本仍作「性」;「古人勤于邦」注「卑其宮室」,攷文云古本「 宮」作「居」,此本仍作「宮」;益稷「予思日孜孜」注「奉承臣功而已」,致 文云古本「承」作「成」,此仍作「承」;「惟慢遊是好」注,攷文云古本無「 惟」字,此本有「惟」字(全書此類甚多,別詳札記)。又有山井鼎、物觀所漏 校,而甚有關於經義者,如堯典「宅朔方,曰幽都」注「北稱朔,亦稱幽」,宋 以後皆誤「幽」為「方」,遂以方有北,訓不可通;「父頑,母囂,象傲」注「 心不測德義之經為頑」,岳本此下有「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囂」九字,此本無之, 按上文「囂訟可乎」注「言不忠信為囂」,既釋「囂」字,故此處不再釋,岳本 非也;大禹謨「萬邦咸寧」注「則賢才在位,天下安甯也」,岳本脫「甯」字, 非也;「奉詞伐臯」注「詞謂不敬」,各本作「恭」,此因避宋諱改,攷文失 校(此類亦多,別詳札記)。大抵日本古鈔本注文之末,每多虛字,有不可通者 ,山井鼎一一校錄,阮文達校刊記詆之,或者遂疑古本為膺本不可信,不知皆 非也。唐以前古書,皆鈔寫本,此因鈔書者以注文雙行排寫,有時先未核算字 數,至次行餘空太多,遂增虛字以整齊之,別無意義,故注文多虛字,而經文無 有也。至宋代刊本盛行,此等皆刊落,然亦有沿襲舊鈔本,未剷除盡淨者,如宋 槧元應一切經音義是也(此唯余藏宋槧有之,明南北藏本亦無,別詳札記)。即 如此書咎繇謨「寬而栗」九句,七句注腳皆有「也」字,唯「柔而立」、「彊而 誼」二句無「也」字,以此二句,或六字,或八字,皆兩口雙齊,不煩增字也。 并記於此,以釋來者之惑。光緒壬辰春,楊守敬記。
共同創作者姓名楊守敬
楊守敬
數量4冊
高廣(全幅31.7 x 22.1公分)
書號00156
索書號102.2 00156
登錄號00156
來源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
現藏者國家圖書館
現藏者國家中華民國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