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書目封面

太常因革禮
到館調閱古籍 申請數位授權

詳目顯示

詳目顯示
正題名太常因革禮
拼音題名Tai chang yin ge li
作者姓名歐陽修
四部類目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典禮
序跋者歐陽修
羅以智
序跋「道光辛丑羅以智序」、「道光辛丑臣歐陽修序」
收藏印記 「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
版本舊鈔本
卷數存八十三卷
裝訂線裝
版本行款11行, 行22字
附註項缺卷五十一至卷六十七、九十九, 凡十八卷
題跋釋文 太常因革禮存八十三卷六冊 宋歐陽修等撰舊鈔本 清道光二十一年羅以智手 書題記 (04540) 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四庫全書未著錄;讀書後志收入經類,題姚闢、蘇洵 撰。按洵傳,以霸州文安縣主簿,與陳州項城令姚闢同編纂,書方成,奏未報而 洵率〔卒〕。闢字子張,金壇人,少從胡安定學,皇祐元年進士,後官通州通 判,時為太常博士。嘉祐間,歐陽修以禮閣新編、太常新禮多遺略,二書之外, 存於簡牘者,日以殘脫,奏請編纂,又從秘閣校理張洞奏請,六年七月己丑,命 闢、洵專領其局,修為參政,又命之提舉。治平二年九月辛酉書成,修典禮官李 柬之、呂公著、宋敏求、周孟陽、呂夏卿、李育、陳繹,及闢、洵等上之,得賜 名。其書卷首題歐陽修等奉勒編,故宋史藝文志但著修名。紹興元年復上於劉 傚,詔付太常。今傳抄本僅存八十三卷,多訛脫處,五十一至六十七,凡十七卷 全闕。百卷中,總例二十八卷、目二十有九,吉禮二十三卷、目三十有八,嘉禮 九卷、目十有七,軍禮三卷、目六,凶禮三卷、目二十有五,慶禮一卷、目九, 新禮二十一卷、目三十有六,廟議十二卷、目二十有五。當日李清臣云,繁簡失 中,訛缺不補。有宋一代之禮書,今鮮存者,無可取證矣。考開寶通禮等,下逮 臣庶,是書惟輿服及群臣之制,餘悉詳朝廟儀法,而視學、養老、賜醵諸與禮, 皆不載。祥符元年封禪禮后土,不載玉冊玉牒文;建隆元年上帝后謚號,亦不載 冊文;后妃下輿服,略輿而詳服;指南、記里、黃鉞車制,輿服與鹵簿相複,信 有如清臣之所譏者。然以宋史志考之,如皇祐二年大享明堂儀法,通禮與明堂記 互異,史志依明堂記,脫每方山林川澤蜃樽各二之文;汾陰記加上五嶽帝號在祥 符四年,史志但書五月乙未,而脫書年;禮閣新編董溫其奏霍山之祭在祥符元 年,王欽若奏先蠶之祀在章德三年,史志並脫書年;國朝會要和峴蜡臘之議在建 隆四年,史志在二年;通禮王欽若天帝叔龕之奉在景德二年,史志在三年;太常 新禮加封四瀆在康定二年,史志在元年;會要皇后之服三等:一曰禕衣、二日鞠 衣、三曰氈衣,史志后妃之服:一日禕衣、二曰朱衣、三日禮衣、四日鞠衣,其 文互異;會要祥符二年,進封文宣王廟十哲為公、六十二弟子為侯,其封鄄城侯 者為秦祖,史志脫載所封爵號,又誤書封侯者七十二弟子,文獻通考不誤,而誤 作祥符元年,鄄城侯誤屬之秦商。是書僅存,尚足以補正史志耳,若劉詵纂續因 革禮,葛勝仲續增三百卷,此二書恐不可復得矣!道光辛丑初秋,錢唐羅以智 跋。
數量6冊
高廣(全幅28.3 x 17.7公分)
書號04540
索書號213.22 04540
登錄號04540
來源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
現藏者國家圖書館
現藏者國家中華民國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