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書目封面

中興館閣錄
到館調閱古籍 申請數位授權

詳目顯示

詳目顯示
正題名中興館閣錄
拼音題名Zhong xing guan ge lu
作者姓名陳騤
四部類目史部-政書類-職官之屬-官制
序跋者黃丕烈
李燾
序跋「李燾序」
收藏印記「百宋一廛」朱文長方印、「密均/樓」朱文方印、「汪印/士鐘」白文方印、「閬源/真賞」朱文方印、「黃印/丕烈」白文方印、「復/翁」白文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振勳/私印」朱白文方印、「梅泉/父」朱文方印、「吳下/汪三」朱文方印、「小/謨觴/仙館」白文方印、「不夜于氏/藏書印」朱文長方印、「梅泉」朱文橢圓印、「平陽/叔子」朱文長方印、「振/勳」白文方印、「士禮/居」朱文方印、「歸安吳氏兩罍軒藏書印」朱文長方印、「兩罍/軒藏/書印」朱文方印、「紳之」朱文橢圓印、「吳雲/私印」白文方印、「兩罍/軒」朱文方印、「汪氏梅/」長方印、「吳雲字/少清號/平齋晚/號退樓」白文方印、「紳之」白文長方印、「梅泉」白文長方印、「平陽/叔子」朱文方印、「梅泉」朱文長方印、「振」「勳」白文連珠方印、「汪氏/梅泉」朱文方印、「吳平/齋祕/篋印」朱文方印、「蔣/祖詒」白文方印、「穀/孫」朱文方印、「振勳/汪印」白文方印、「唐越國/公四十二世/子孫」朱文方印、「蕘圃/卅年精/力所聚」白文方印、「吳雲/平生/珍祕」白文方印
版本宋嘉定三年(1210)刊寶慶至咸淳間(1225-1274)增補本
卷數存九卷, 續錄十卷
裝訂線裝
版本行款9行, 行18字, 注文小字雙行, 字數同, 左右雙欄, 版心白口, 單黑魚尾, 下記刻工
刻工刻工名「嚴忠、施詢(?)、孫付、陶彥(或作彥、陶)、高俊、王椿、嚴信、徐忠、朱文貴、章宇(?)、包端、李益、□昌、趙且、朱貴、洪源、王敷、朱宥、李用、嚴智、李信、嚴志、陳世昌、嚴至(或作至)、王定等」, 避宋諱樹字缺末筆, 惇字代以「光宗廟諱, 擴字代以「今上御名」, 續錄: 廓字缺筆, 正續遇關宋室字, 皆上空一格, 此帙遞經增補, 至咸淳間止
附註項有微捲、精裝複製本
缺卷一
題跋釋文 中興館閣錄存九卷續錄十卷十冊 宋陳騤等撰 宋嘉定三年刊嘉定四年至咸淳間 遞增補本 清乾隆間黃丕烈、光緒五年沈秉成各手跋 (04903) 中興館閣錄十卷續錄十卷,見于直齋書錄解題及文獻通考。通孜載陳氏之 言(陳氏曰:祕書監天台陳騤駛叔進撰。淳熙中,騤長蓬山,與同僚錄建炎以來事 為此書,李燾仁父為之序。續錄者,後人因舊文增附之耳),并巽巖李氏之序( 巽巖李氏序曰:上世官修其方,故物不坻伏,後世弗安厥官,其方莫修,職業因 以放失。夫方云者,書也。究其本原事,及朝夕所當思營者,悉書之,法術具 焉,使居是官者,奉以周旋,雖百世可攷爾。周官三百六十,官各有書;小行人 適四方,則物為一書,多至五書,蓋古之人將有行也,舉必及三,惟始衷終,依 據審諦,則其設施斯可傳久。六龍駐蹕臨安腧四十年,三省、樞密院制度尚稽復 舊,惟三館祕閣巋然傑出,非百司比。自唐開元韋述所集記注,元祐間,宋宣獻 之孫匪躬作館閣錄,紹興改元,程俱致道作麟臺故事;宋氏皆祖韋氏,而程氏故 事并國初它則多闕,蓋未知其有宋錄也,惜最後四卷俄空焉。余屢蒐采弗獲,欲 補又弗暇,每每太息。今所編集第斷自建炎以來,凡物巨細,靡有脫遺,視程氏 誠當且密,官修其方,行古道者不當如是耶!昏忘倦游,喜見此書,乃援筆為之 序),亦可謂詳悉矣,而分門有九,始沿革,終職掌,又詳於曝書亭集跋語中( 中興錄十卷,分九門:一沿革、二省舍、三儲藏、四修纂、五撰述、六故實、七 官聯、八廩祿、九職掌。淳熙四年秋,祕書監天臺陳騤叔進所撰,序之者,丹稜 李燾心〔仁〕父也。續錄亦十卷,則嘉定三年館閣重行編次,後人次第補錄,迄 於咸淳者。二錄予抄自上元焦氏,惜非完書,然官聯尚存,以之續洪氏羣書,下 及王氏、商氏之祕書志、黃氏之翰林記、先正入官之倫序,粗可紀述,無憂文獻 之不足徵矣)。然竹垞所藏已為鈔本,且僅云惜非完書,並未著所缺何處,今予 得宋刻本中興館閣錄,缺沿革門,續錄缺廩祿門,其餘缺葉,未可悉誌。李燾之 序僅存半葉,其首云「中興館閣錄十卷,淳熙四年秋,天台陳駛叔晉與其僚所共 編集也」,此二十六字,通考未載;「上世官修其方」已下,至「斯可傳久」, 輿通考所載文同;後云「彼狡焉,滅棄典籍,縱意自如,幸能行」,此十四字與 通考所載六龍駐蹕云云大異。惜乎宋刻殘闕,不能定其是非也。此書外間傳播多 屬抄本,近從顧抱沖家借得影宋鈔本,與宋刻不差毫髮,惟續錄卷七「提舉編修 國朝會要」云云,宋刻此葉版心,明係館閣續錄卷第七,誤訂入前錄中卷第七, 而影抄者逕改去續錄字樣,混廁前錄中,殊為謬妄,且續錄中有「提舉編修國朝 會要」八字,刻入版心者兩葉,正當接於「提舉編修國朝會要」一葉後,因宋刻 誤訂,故失次爾,殊不思慶元以後三人京鏜、余端禮、謝深甫,文本聯屬,而顧 改館閣續錄卷第七,為中興館閣錄卷第七,何耶?且有提舉祕書省、提綱史事兩 葉,係續錄卷七之文,因版心無字,混將補前錄中缺葉,而亦填入中興館閣云 云,竟似前錄本文,殊不知所引官聯,俱在淳熙四年以後耶!宋刻之妙,即此已 足正抄本之訛,後之讀是書者,勿以世有傳錄之本而忽視之。乾隆甲寅歲,五月 夏至日,古吳黃丕烈識。 宋刻有原刻、補刻之異,故版刻字跡?別,至每卷排比葉數,原刻數目本可 循序以稽,自有補刻之葉添入,則數目不同,無從稽考矣,矧經妄人點竄,更覺 糊塗。今悉據本書文義序次,統補刊空白之葉,於每卷注明每葉數目,填於旁 紙,庶無紊亂之虞焉。若宋刻原本序次顛倒,又得嘉定錢竹汀、海鹽家椒升兩家 舊藏鈔本,悉心對勘,俾免舛錯。內有文字同而重出者一葉,未識當時是否錯 簡,反致衍文,不敢刪削,仍舊並存,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吾於古書亦守斯訓 爾。莞圃又識。 光緒五年己卯冬十月十三日,新建勒方錡、吳縣潘遵祁、中江李鴻裔、元和 顧文彬、長洲彭慰高、吳縣潘曾璋、歸安沈秉成,集吳氏聽楓山館,同觀宋本書 籍,其為當世希有者,如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章衡編年通載、嚴州新定續志、 法穎編參寥子集,已各署觀款,後彙注數語于此,以志欣賞。藏書者歸安吳雲, 即聽楓山館主人也。
出版年(中曆)宋嘉定3年
出版年(西曆)1210
共同創作者姓名黃丕烈
汪士鐘
彭兆蓀
小謨觴仙館
汪振勳
振勳
汪氏梅泉
吳雲
蔣汝藻
密均樓
沈秉成
勒方錡
潘遵祁
李鴻裔
顧文彬
彭慰高
潘曾瑋
數量10冊
高廣(匡23 x 16.8公分)
書號04903
索書號213.71 04903
登錄號04903
來源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
現藏者國家圖書館
現藏者國家中華民國
讀取中